LOADING STUFF...

亚马逊墨西哥因扣留资金遭卖家起诉,诉讼金额超1亿比索

最新资讯2个月前发布 iowen
86 0

近日,据外媒报道,亚马逊墨西哥因涉嫌违反合同、滥用条款等问题,正面临一场价值超过1亿比索的诉讼。

此次诉讼由一名卖家提出,控告亚马逊平台实施不公正的仲裁条款以及其他不当行为。一审时,墨西哥法官已裁定亚马逊强加的仲裁条款无效,并指出该条款涉嫌恶意操作,亚马逊平台长期扣留资金,对卖家造成了严重影响。

此外,亚马逊有权无限期扣留卖家资金,且没有任何透明的理由或解释。法官认为这些条款违反了墨西哥宪法中关于公平司法的基本权利,并违反了《消费者保护法》。

案件的原告之一,匿名的卖家Alejandro N,是亚马逊平台上最成功的卖家之一,2021至2023年间实现了超过6000万比索的销售。然而,2023年12月,亚马逊以禁止其销售商品为由停用了其账户,但卖家坚称这一指控毫无根据。更为严重的是,原本违规的商品仍有卖家在亚马逊平台上销售,卖家的律师认为这反映了亚马逊的恶意行为。

目前,Alejandro N不仅要求追回被扣留的资金,还索赔损失超过1亿比索,并要求亚马逊支付因不当行为造成的精神和名誉损害赔偿。根据墨西哥法律,损害赔偿的金额可能会因为亚马逊的恶意行为而大幅增加,尤其是对卖家造成了财务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。

如果案件最终判决亚马逊败诉,亚马逊将面临相当严重的法律后果,包括必须修改其与卖家的合同以符合墨西哥的法律规定。此次案件不仅关系到Alejandro N个人的利益,还可能影响到墨西哥成千上万的电商卖家,促使他们在未来能够在更公平的环境中与平台进行合作。

据了解,在去年年末冲刺业绩的关键时期,大量卖家就因各种违规行为而遭遇了亚马逊的严厉惩罚。据统计,约5000个中国卖家店铺疑似被冻结。许多卖家突然停止销售,背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触犯了平台的政策,导致账户被封禁。

根据SmartScout的数据,仅在2024年11月1日至20日之间,约5000个中国卖家店铺疑似被亚马逊封停。仅在11月20日当天,就有大约500家中国卖家店铺在亚马逊上停止销售,而11月21日则有31个店铺被封。

业内人士指出,虽然停止销售并不直接等于账户被封,但这一现象仍然反映出一个显著问题——亚马逊对违规行为的容忍度正逐渐降低。

这无疑为跨境电商行业敲响了警钟:卖家们切勿抱有侥幸心理,进行违规操作。毕竟,亚马逊的惩罚虽迟但到。尤其是那些年销超过1000万美元的店铺,也未能逃过这一波风暴,足以看出平台对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。

同时,除了被误判的账号外,业内卖家普遍认为,亚马逊本次封号行动主要涉及以下三种违规行为:

  • Listing翻新

产品销量不佳、差评过多或存在侵权问题时,部分卖家可能会尝试通过翻新Listing来扭转局势。这通常涉及频繁提交合并请求或修改产品详情页信息,而这些行为实际上属于违规操作。

  • 违规操控评论

为了提升销量和产品口碑,一些卖家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操控评论,比如购买虚假好评或篡改评论内容。

  • 协议3视频认证

此前,许多卖家收到了亚马逊关于协议3的视频认证邮件,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视频验证。如果卖家未能按时完成验证,或未通过亚马逊的审核,其账户可能面临封禁风险。此外,若卖家在验证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或出现其他违规情况,也可能导致账户被封。

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”,随着亚马逊对卖家行为监管的日益严格,卖家们只有在合规的框架下经营,才能让自己的事业在电商的浪潮中稳步前行,走得更远、更稳。

【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或建议】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