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 STUFF...

德勤中国:2025年中国消费品和零售行业纵览

最新资讯2天前发布 iowen
11 0

近日,德勤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发布《德勤中国消费品和零售行业纵览2025:挖掘消费结构升级中的增长新机遇》报告。报告称,国内消费市场经历了结构性调整。自去年9月以来,在政策支持提振市场信心的推动下,中国消费市场出现了积极变化。一系列覆盖供需两端的政策组合拳有效刺激了消费,令2025年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显著加快,资本市场活跃,政策效果逐步显现,为未来前景的持续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当前,对情绪价值的消费需求快速增加,IP联名模式帮助品牌吸引新受众、提升知名度,并通过情感共鸣与体验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。报告提到,中国泛二次元周边市场规模在过去十年间持续扩大,反映“IP+”模式在消费品牌、零售业态,乃至地方文旅品牌的市场潜力与营销价值。

德勤中国研究主管合伙人陈岚表示,调研发现,近六成消费者关注绿色、低碳、可持续发展的线下店铺,表明企业不仅需开发绿色产品,还需打造绿色消费新场景,以增强品牌吸引力。同时,探索绿色供应链、资源循环利用及环保公益等领域,可提供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助力业务增长。

德勤中国战略与客户中心合伙人董德标表示,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及不确定的关税贸易战背景下,今年海南自贸港封关后将依托税制红利、消费回流浪潮推动市场消费,也有望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消费枢纽,并在高端零售、服务贸易等领域形成独特竞争优势。

以下是报告主要发现:

消费市场经历结构性调整,政策支持提振市场信心

疫情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,特别是消费不振。2024年9月以来,政府通过一系列供需两端的政策组合拳,多措并举刺激消费市场,取得了积极成效,2025年1-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加快,资本市场活跃,政策效果显现,未来消费市场有望持续向好。

 

技术迭代为消费行业带来运营效率提升

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分析消费者数据,助力企业实现个性化推荐和精准营销,同时优化供应链管理和动态定价,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和销售增长,推动消费体验升级。

 

消费领域投融资向高确定性赛道倾斜

2024年,中国消费行业一级市场投融资进入调整期,餐饮娱乐、食品饮料和国货化妆品等领域获得较多投资,而二级市场上市企业数量减少,但首发募资额有所提升,主要得益于运动鞋服、家电、国货美妆和茶饮等高成长领域

 

居民消费结构升级,消费偏好日趋多元化

居民消费结构升级,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提升带动交通、教育、文化娱乐消费增加。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改变消费偏好。消费者偏好转向情绪价值和质价比整体趋势从炫耀式、低价转向高品质、高性价比和可持续消费。

 

绿色消费新场景应用推动业务新机遇

通过对绿色消费新场景的挖掘,企业一方面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,通过开发绿色产品和打造绿色消费场景,提升品牌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。同时,企业可以探索绿色供应链、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公益等领域,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竞争优势,助力品牌价值提升和业务增长。

 

消费品赛道结构性分化,增长与挑战并存

消费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,高端化、功能性、健康化和数字化成为主要驱动力。白酒、宠物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增长强劲,而啤酒、畜牧养殖、乳制品等行业则面临需求不足、成本压力和政策调整的挑战,增速出现下滑。整体来看,消费市场的增长动力和压力呈现明显的行业间差异,结构性分化特征显著。

 

IP联名模式助力品牌价值和营销升级

在情绪价值消费需求快速增加的背景下,结合IP的高关注度和独特属性,可以帮助企业吸引新受众、提升品牌知名度,并通过情感共鸣和体验创新满足消费者对情绪价值的需求。

 

品牌出海助力企业探索海外新增量

通过探索海外市场新增量,企业能够结合自身优势与当地市场需求,采用海外并购、投资自建、供应商合作等多种方式,布局热门赛道如餐饮、轻工产品、家电、跨境电商等,从而实现全球化发展,推动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的提升。

 

新兴零售业态韧性凸显,实体零售亟需创新

在零售业态端,消费者多渠道购物的行为偏好进一步加深。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购物,但传统线下业态恢复不及预期,面临增长压力。与此同时,电商和即时零售等新兴业态保持快速增长,成为推动零售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。

 

【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或建议】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